13875951085

新闻中心

分类导航

让“冰冷”的教学仪器有了“温度”

发布时间:2017-05-20 来源: 杭州日报 点击次数:
  电子信息工程、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原理等理工类专业都需要用到教学仪器,如何让“浓缩”的教学仪器展现出实际的工作场景?如何让教学仪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想解决这些问题,唯一的办法只有不断地进行科研投入。对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任仁君来说,多年的科研投入如今已结出了累累硕果:“我可以说,中国没有一所大学不采用天煌的仪器!”
  
  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是一家专业从事教育装备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企业运营过程中,将“科研”摆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而院士工作站,正是企业研发过程中的“推进器”。从2003年企业董事长黄华圣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澄因为一场研讨会而相识,到2012年共同建立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再到2015年3月院士工作站被认定为“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这段过程里,企业和院士“智囊团”的合作结出了累累硕果。
  
  基于精准算法的软件 让教学仪器效果更为真实
  
  回想起当初和吴澄院士相识的场景,任仁君非常感慨:“2003年天煌教仪与清华大学一起承办了第一届中国自动化教学改革研讨会,当时的清华大学自动化学会主任委员、教育部自动化教职委主任委员吴澄院士了解天煌科技的工作后,表示出了极大的赞许。他说:你们是教育界的一份子,你们的产品能够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更上一层楼。
  
  就是在这次交流当中,双方定下了合作的意向。“吴澄院士是自动化方面的资深专家,既懂得教育装备,又对国内外的教育政策了如指掌。与他合作,能够给企业的研发方向、关键技术、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带来切实的帮助。最关键的是,他愿意为中国的教育装备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任仁君说。
  
  在双方合作过程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吴澄院士提出:给现有的硬件设备安装一套软件,在仪器运作时,可以通过投影仪将实际操作流程投射到墙面上,展现控制器如何调试、算法如何编制、如何接线等等现实场景。这样不仅更直观、更清晰,同时,在“浓缩”的教学仪器上就可以展示逼真的现实作业,对学校方来说,也节约了大量的仪器投入成本。
  
  听起来,这个想法很简单;但在实现过程中,企业的技术人员却发现非常困难,对企业来说并不容易实现。“我们只擅长生产硬件,设计软件对我们来说太困难了。”任仁君告诉记者。
  
  而软件的设计开发,正是吴澄院士专家团队的强项。他们为企业开发了一套软件,通过精准的节拍控制,可以让虚拟场景和实际场景相对应。最终的实现效果令人欣喜:仪器运作的时候,通过终端电脑的控制,仪器后方的投影仪上就能够出现仪器操作的同步投影。于是,经过这样一番“升级”,原本“冰冷”的教学仪器给学生展现了更为真实的教学场景,也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破解难题、申请专利、培养人才 助力企业实现“教学现代化”
  
  在吴澄院士的指导下,企业完成了“基于灌装饮料生产线虚拟现实软件”“港口桥(门)起重机模拟培训与考试系统”等项目的研发,解决了“风力机模型构建及仿真”“最大功率跟踪算法实现”“有功/无功解耦控制算法实现”等技术难题。目前“天煌教仪”产品涉及中国教育装备行业的诸多领域,已发展到201大系列6000多种产品。企业现有400多项专利,110多项软件著作权,其中发明专利11项,是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多个产品列入国家、省、市重点科技项目。
  
  院士工作站带来的成果不止于此:在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助力之下,企业成功培养教授级高工1名、高级工程师2名、高级经济师1名、工程师7名;培养博士后1人、硕士研究生2人;培养学科带头人10名;共开发新产品15项,共取得专利授权12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6项);取得软著20余项;起草行业标准25项、企业标准20余项;新增经济效益6000多万元。
首页
电话
咨询
地图

详细地址: 长沙市开福区芙蓉北路秀峰商贸城Q栋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