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14时许,江苏盐城市一化工园区内发生爆炸。据媒体报道,119接线员透露,此次发生爆炸的是该厂内一处生产装置,爆炸物质为苯。事故目前尚在处理之中,但是有一些后果需要严格关注并及时做好相关预案。
受玻璃及其它机械损伤救助措施
首先必须检查伤口内有无玻璃或金属等碎片物,然后用硼酸水洗净,再涂擦碘酒或红汞水,必要时用纱布包扎。若伤口较大或过深而大量出血,应迅速在伤口上部和下部扎紧血管止血,立即到医院诊治。
强碱灼烧救助措施
首先要先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再用5%硼酸溶液式2%乙酸溶液涂洗。如果是石灰烧伤,应先用手绢、毛巾揩净皮肤上的生石灰颗粒,再用大量清水冲洗。切忌先用水洗,因为生石灰遇水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热量灼伤皮肤。
烫伤救助措施
一般用浓度(90—95%)酒精消毒后,涂上苦味酸软膏。如果伤处红痛或红肿(一级灼伤),可擦医用橄榄油或用棉花沾酒精敷盖伤处;若皮肤起泡(二级灼伤),不要弄破水泡,防止感染;若伤处皮肤呈棕色或黑色(三级灼伤),应用干燥而无菌的消毒纱布轻轻包扎好,急送医院治疗。
冻伤救助措施
当人员发生冻伤时,应迅速复温,复温的方法采用38~40℃恒温热水浸泡,使其温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对冻伤的部位进行轻柔按摩时,应注意不要将伤处皮肤擦破以免感染。
烧伤救助措施
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流动清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创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
误吞毒物救助措施
常用的解毒方法是:给中毒者服催吐剂,如肥皂水、芥末和水,或服鸡蛋白、牛奶和食物油等,以缓和刺激,随后用干净手指伸入喉部,引起呕吐。注意磷中毒的人不能喝牛奶,可用5~10毫升1%的硫酸铜溶液加入一杯温开水内服,引起呕吐,然后送医院治疗。
吸入毒气救助措施
氯气
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粘膜使人中毒,吸入后立即引起咳嗽、气急、胸闷、鼻塞、流泪等粘膜刺激症状,严重时可发生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及中毒性肺水肿,心力逐渐衰竭而死亡,水溶液也具腐蚀作用。
救治措施:室内通风良好,操作时带口罩;立即离开现场,重患者应保温、吸氧、注射强心剂(禁用吗啡);眼受刺激时用2%苏打水洗眼;咽喉疼痛时吸入2%苏打水热蒸气。
一氧化碳及其煤气
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与血液中血红蛋白和血液外的其它含铁蛋白结合,使血色素丧失输氧能力轻度中毒时头晕、恶心、全身无力;中等中毒时并发生意识障碍;重度中毒时立即陷入昏迷,呼吸停止而死亡。
救治措施: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注意保温;停止呼吸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并给以含5-7%二氧化碳的氧气;发生呼吸衰竭者,同时注射强心剂。
氯化氢
强烈的神经毒物,具臭蛋味,由于易产生嗅觉疲劳而失去警觉,从而造成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重度中毒时呼吸短促,突然失去知觉,死亡。
救治措施:到室内通风应良好处,感到不适时立即离开现场;眼受刺激时用2%苏打水冲洗,湿敷饱和硼酸液和橄榄油。
二氧化硫
由呼吸道吸入,对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引起结膜炎、流泪、流涕、咽干、疼痛;重度中毒能产生喉哑、胸痛、吞咽困难、喉头水肿以至窒息死亡。
救治措施:立即离开现场,呼吸新鲜空气,如发现肺浮肿应输氧;服碳酸氢钠或乳酸钠治疗酸中毒;眼受刺激时用2%苏打水冲洗。
氮氧化物
通过呼吸道对深部呼吸器官起损害作用,可能发生各种程度的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气肿,严重者可致肺坏疽。由于损害神经系统,吸入高浓度时迅速窒息死亡。
救治措施:立即离开现场,保持绝对安静,呼吸新鲜空气;静脉注射50%葡萄糖20-60mL进行对症处理。
氨
可由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粘膜侵入人体。强烈刺激眼睛,流泪,咳嗽,声音嘶哑。0.45g/m3接触30min可危及生命。
救治措施:室内通风,操作氨或浓氨水时带口罩或瞬时停止呼吸;吸入中毒者立即离开现场;误食中毒者谨慎洗胃,皮肤接触中毒者立刻用水或稀醋酸充分洗涤。
甲醇
通过呼吸道及皮肤吸收中毒。吸入中毒损害神经系统,引起视神经疾病;误服中毒引起恶心、呕吐,全身青紫,重者很快停止呼吸而死亡。
救治措施:通风应良好,中毒者移至新鲜空气处;严禁当乙醇使用;吸入中毒者注射解毒剂。
苯及其同系物
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皮肤渗透侵入而中毒。急性中毒会有沉醉状,继而面红、头晕、头痛、呕吐,甚至肌肉痉挛昏迷而死;慢性中毒损害造血、神经系统,鼻腔、牙龈出血,肝、肾受损、全身无力。
救治措施:使用时应通风良好;尽量用其它无毒或低毒溶剂代替;急性中毒者施以人工呼吸,吸氧。
水银
严重中毒的征象是口中有金属味,呼出气体也有气味;流唾液,打哈欠时疼痛,牙床及嘴唇上有硫化汞的黑色;淋巴腺及唾腺肿大。
救治措施:若不慎中毒对,应送医院急救。急性中毒时,通常用碳粉或呕吐剂彻底洗胃,或者食入蛋白如1升牛奶加三个鸡蛋清或蓖麻油解毒并使之呕吐。
最后要提醒大家实验室内一定要配有急救药箱,药箱虽小作用巨大,急救箱主要包括:
(1)消毒剂:碘酒、75%的卫生酒精棉球等。
(2)外伤药:龙胆紫药水、消炎粉和止血粉。
(3)烫份药:烫伤油膏、凡士林、玉树油、甘油等。
(4)化学灼伤药:5%碳酸氢钠溶液、2%的醋酸、l%的硼酸、5%的硫酸铜溶液、医用双氧水、三氯化铁的酒精溶液及高锰酸钾晶体,解毒剂。
(5)治疗用品:药棉、纱布、创可贴、绷带、胶带、剪刀、镊子,注射器等。
(6)急救手册